房地产企业预售制度下的所得税政策_长沙公司注册_营业执照代办_长沙代理记账网

咨询电话(微信)
15111163250

房地产企业预售制度下的所得税政策

时间:2019-12-22 06:59 编辑:长沙代理记账

  自从1994年我国正式建立房地产预售制度以来,针对房地产行业收入实现的特殊性,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和2006年先后发布了两份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重要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83号文.以下简称“83号文”)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业务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1号文,以下简称“31号文”)。这两个文件对于规范房地产行业的所得税政策效果显著。

  一、房地产行业的预售制度背景

  (一)预售制度对房地产行业的作用

  1.预售制度是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可选择融资渠道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确立的房地产预售制度,实际上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首要融资方式。中国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小组分析报告指出:房地产行业开发资金的首要来源为“定金和预收款”.占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的43.1%.①同时,预售制度加速了建设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并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预售项目资金比现售项目资金的动态回收期约缩短10个月。

  2.预售模式可以发挥价格优势。预售制度加强了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时自筹资金的能力.降低了其对银行资金的依赖度,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项目开发的成本。

  (二)预售制度下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特征

  预售制度的存在,使得房地产企业具有区别于一般工商业企业的经营特点.主要表现在:

  1.预收账款是房地产企业收入核算的主要科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采用预收商品房款项(包括定金)的方式从事房屋开发建设经营。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只有在符合开发产品的产权已经转移并将开发房产交付购买方、价款已经收到或者是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这两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预收款项才能被确认为经营收入,否则只能作为“预收款项”核算。该项规定使得房地产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存在可操纵性。

  2.产品开发周期长,收入和成本难以根据配比原则同步核算。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周期较长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其成本归集必然滞后。由于预售制度的存在,大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在销售的时候尚未完工,无法进行成本核算。而销售收入的结转由于产品完工确认的影响,无法实现项目的收入和成本同步所得税核算。

  3.产品跨期开发,多个产品滚动开发①或共同开发,难以确定准确的期间成本核算对象。

  (三)预售制度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预售制度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在“83号文”出台之前,税收征管法规并没有针对房地产企业在预售制度下所具有的——区别于一般工商业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特征作出相关具体规定。这为房地产企业进行利润操纵从而偷逃所得税创造了条件。

  为减少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房地产企业会减少应税所得额。操纵应税所得的主要途径是操纵收入和成本费用。在“83号文”出台之前,对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的确认在税收上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法律上的缺失为房地产企业操纵收入提供了条件,比如.通过将预售收入长期挂账于“预收账款”科目.房地产企业可构筑收入的“蓄水池”,通过操纵确认时点,控制收入的实现从而达到操纵收入数额的目的。同时.房地产企业还可能采取滚动开发多个项目的经营方式.在每个项目经营期间产生大量成本费用的累积,在预售收入不核转的情况下.项目开发周期内会产生巨额的年度亏损。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操纵预售收入相结合,房地产企业降低开发年度的经营所得.从而降低年度应税所得和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国家税务总局分别在2003年和2006年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特征发布的“83号文”和“31号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地产企业偷逃企业所得税的行为,强化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所得税征管。

  二、“83号文”和“31号文”对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的规范

  (一)“83号文”颁布之前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情况

  在“83号文”出台之前,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是依据一般工商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未能很好地兼顾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在税收征管中存在许多规定不明确的问题.难以保证税基的完整。